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

不見筆觸的繪畫


南瓜  140×150㎝  油彩、畫布  2015
私人收藏

一段和朋友關於繪畫的對話

翁:
瞬間的凝結,才讓人著迷
沒有前因與後果
一切的一切就在觀的腦海迴盪著
所以,我喜歡畫畫。
喜歡默默的,孤獨的,
在畫布前慢筆層疊出那迷人的影像。
裡頭有著繪者的萬千情思
做了很多,結果卻什麼也見不著
因為我全然的隱沒在那,層層疊疊,
卻不見筆觸痕跡的,影像裡。
阿上,我變了,
以前的我努力的讓他人在我的作品裡看到我的存在,
因此在畫面裡,努力的讓我的筆觸、色料在畫布裡無盡的堆疊,
堆疊出我的存在。一直努力的告訴觀者,我在這!我畫的!
現在。我只想要觀者,
好好的觀看著我所繪出來的影像。
影像。說明了一切
在觀者心裡自成了一個可自由言說,
並與觀者的情感經驗相互聯結的一個想像世界。

上:
不見筆觸的繪畫,
為的是什麼?
如果影像本身就是目的,
繪畫的必然性又在哪?
你要我們看它,
⋯⋯還是要我們看到你如何看它?
如果繪畫只為影像中的刺點或詩意的瞬間,
為什麼我們還是能夠區別克羅斯和盧昉和你的作品?
究竟是怎樣的主觀或美感訴求,
讓繪畫展現力量?
而又是什麼原因,
讓看山不是山的你進入另一個看山是山的境界?
或者,
所有的問句都已無關緊要,
更多繪畫,只為享受繪畫。

玫:
相機的影像是訴說著過往的片刻記憶
而繪畫的影像具主觀及美感訴求之外
還包含自已與繪畫的對話的時間性

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又到了見山是山的境界
如果最後只是享受繪畫似乎又少了些什麼?


沖繩玉泉洞的一堵牆
翁:
不見筆觸的繪畫是因大自然中的物象,她說明了一切,只是靜默不語。然而,她又並非不語,只是語言頻率和我們不同。亦即,見山是山,見山不是山,就看我們如何與之對話。影像是繪畫創作的結果,然而,在創作的過程中,是我和自然景物的對話,也是我和畫布間的對話。那是一種孤獨的對話,我懂她懂,全然投入。我們說了什麼?我沒法說,該說的都在那畫面裡。是筆觸,是色彩,是層層疊疊的情感。這是繪畫的魅惑之處。就好比在沖繩「玉泉洞」看到的那堵老石牆,我感動於老工匠細心雕鑿而讓石與石砌合得如此的緊密。那堵牆,什麼也沒有說,卻說了好多。磚石堆砌為了成就一堵牆,不同的工匠(情感與心念)與不同的工法,成就不同的牆垣。而這堵牆的背後,我們總是感知得到人的存在。繪畫不也如此。藝術家不也是為了成就那最後的影像(心中的意象),而苦思如何形塑那心中的意象。有人快有人慢,有人含情默默,有人張牙舞爪,有人感念於手工的美,有人追求科技的新穎。


「一張畫得再怎麼像攝影的作品,她終究還是一張繪畫。」說得多麼的有力!不就是人的存在。這裡頭有著藝術創作者的觀看密度,觀看著物及畫面的觀看密度;有著創作時的時間密度,手繪歷程的操作時間密度;有著創作者的情感密度,因著手繪操作,創作者情感不自覺的在筆尖、在時間刻痕裡綿綿的流露出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